对俄罗斯人来说,这是战役留下的深入痕迹,也是舍弃不了的“荣耀与愿望”。
当地时间6月24日,俄罗斯首都莫斯科的红场上,响起了怀旧的军事进行曲,留念卫国战役成功75周年阅兵式在此举办。
在“前史”方队中,俄罗斯兵士身穿传统制服、带着其时的兵器,高举着荣誉团、师、军和方面军的战旗跋涉。
当地时间6月24日,俄罗斯留念卫国战役成功75周年红场阅兵式举办。图为身穿前史制服的武士在阅兵式上受阅。
这一刻,莫斯科似乎回到了75年前。
1945年6月24日成功日阅兵。图片来历:俄罗斯国防部。
1945年6月24日早,天阴且有雨。不到早上9点,克里姆林宫墙旁的花岗岩观礼台上已满是观礼嘉宾。
1945年6月24日成功日阅兵。
这是卫国战役宣告成功后,苏联举办的初次阅兵。这一天,苏联元帅朱可夫担任阅兵式首长。苏联赤军把缉获的200余面纳粹军旗置于列宁墓前,一展赫赫军威……
当年的阅兵在大雨中继续了122分钟,但红场上的官兵却一点点未受影响。
1945年6月24日成功日阅兵。图片来历:俄罗斯国防部。
1945年6月24日成功日阅兵。图片来历:俄罗斯国防部。
而在2020年,与75年前相同,上万名官兵在红场承受审阅。
当地时间6月24日,俄罗斯留念卫国战役成功75周年红场阅兵式举办。图为俄罗斯兵士承受审阅。
当地时间6月24日,俄罗斯留念卫国战役成功75周年红场阅兵式举办。图为受审阅的俄罗斯水兵。
与75年前相同,立下赫赫战功的T-34/85坦克驶过红场。
1945年6月24日,T-34坦克在阅兵式中穿过红场。
当地时间6月24日,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T-34坦克在阅兵式中穿过红场。
与75年前相同,乐团为阅兵式配乐。
1945年6月24日,鼓乐队跋涉中。
当地时间6月24日,军乐队步入红场。
75年后的今日,战役的硝烟现已散失,但红场阅兵所承载的含义却永恒不变——思念英豪、铭记前史、爱惜平和。
俄军配备露脸!
你想看的都在这儿
当地时间上午10时,莫斯科的街头巷尾已飘满带有数字75的旗号。在红场,人们庄严肃穆地等待着典礼开端。
13000名官兵、200余件兵器配备、75架飞机直升机,参与审阅。首要经过红场的,是步行方队。
当地时间6月24日,俄罗斯留念卫国战役成功75周年红场阅兵式举办。图为受阅的俄罗斯女兵。
当地时间6月24日,俄罗斯留念卫国战役成功75周年红场阅兵式举办。图为俯视俄罗斯红场阅兵。
在受阅兵器代表中,除了以其可靠性、操作简略、易出产而出名的T-34/85坦克外,TOS-1A“喷火坦克”、RS-24洲际弹道导弹和“阿尔玛塔”步卒战车等,也与现场民众碰头。
当地时间6月24日,绰号白杨-M的RS-24洲际弹道导弹承受审阅。
图为TOS-1A“喷火坦克”。
此次,共有75架军机和直升机参与空中阅兵,均为俄罗斯最先进的战斗机和攻击机、战略轰炸机和加油机,其间包含配备最新型、最共同的“匕首”高超音速导弹的米格-31战斗机。
图为米-8军用直升机在城市上空飞翔。
当地时间6月24日,俄罗斯留念卫国战役成功75周年红场阅兵式举办。图为苏-25歼击机机群在空中拉出白蓝红三色烟。
此次,还有多个国家的方阵前来助阵。我国解放军全军仪仗队,无疑是其间最为有目共睹的部队。
本次赴俄的方队包含105名武士,队员均匀身高1.86米,均匀年龄20岁。
这也是时隔五年,我国武士再次参与俄罗斯的成功日阅兵活动。在排演时,行走在莫斯科街头的他们,就以一曲《喀秋莎》给俄罗斯人带来了惊喜。
另一组“主角”
他们闪烁了韶光
此次阅兵式的焦点,还有80名受邀前来、胸前缀满勋章的二战老兵。
75年前,他们正处花样年华,为打败法西斯支付自己的芳华;现在,许多人已踏入耄耋之年,却仍旧精力矍铄。他们成为了前史的见证者。
图为93岁的老兵比比克受邀参与了6月圣彼得堡阅兵排演。
93岁的老兵比比克本年6月特别受邀参与了圣彼得堡阅兵排演。
比比克说,留念成功日关于他来说含义严重,他以此留念他在战役中献身的父亲、兄弟。在他们逝世后,比比克也参加苏联赤军,并参与了多场战役,曾被颁发“红星勋章”。
而二战时的战地护理埃弗雷莫娃每当5月9日,都会与老友庆祝。战役的伤痕让她至今无法如常人一般走路,但正如一位老兵所说,“咱们阅历过战役的苦痛,因而深知平和的不易。”
二战老兵科尔涅娃在交际网络上讲战时故事,为医务人员筹集资金。
甚至当老兵们面临新冠病毒这个无形的敌人时,也比他人愈加刚强。来自圣彼得堡的二战老兵科尔涅娃现在现已98岁,成功日前夕,她坚持每天在交际网络上讲战时故事,为医务人员筹集资金。到5月9日,她共筹集了超180万卢布(约人民币18.5万元)。
战役已逝
舍弃不了的“荣耀与愿望”
此次阅兵,恰逢新冠疫情在全球延伸,原定于5月9日举办的完好阅兵活动被推延至6月24日。这是苏联初次举办成功日阅兵的日子,相同具有重要的含义。
据报道,阅兵筹备工作在恪守严厉阻隔办法下进行。阅兵练习期间,对一切人员每周进行3次新冠病毒快速检测。俄罗斯国防部网站上发布音讯显现,无人感染新冠病毒。
当地时间6月10日,在俄罗斯留念卫国战役成功75周年阅兵前,兵士带着口罩在莫斯科近郊阿拉比诺的军事基地进行排演。
疫情之下,为何俄方仍坚持举办红场阅兵?
1941年6月22日,德国法西斯撕毁《苏德互不侵犯条约》,前苏联的卫国战役打响。前苏联军民阅历了继续1418天的奋斗后,以2700万人的生命为价值,取得了终究成功。
1945年5月8日,德国法西斯正式签字屈服。俄罗斯随行将当年5月9日定为卫国战役成功日。
现在,岁月流逝,战役硝烟散尽,阅历过卫国战役的老兵越来越少。为了留念兵士短兵相接后的成功,也为了祭拜用鲜血换来平和的同胞,全俄各地至今仍坚持在成功日当天举办阅兵式,鸣放礼炮。
对俄罗斯人来说,这是战役留下的深入痕迹,也是舍弃不了的“荣耀与愿望”。
当地时间6月24日,俄罗斯留念卫国战役成功75周年红场阅兵式举办。图为俄罗斯兵士承受审阅。
剖析称,近几年来,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,企图淡化苏联在消除纳粹德国方面的效果,并一再对俄施压。这更使得俄罗斯期望借阅兵展示军事力量,一起增强民族凝聚力。
俄总统普京日前发表文章称,“自己无意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史的仲裁者”,但他以为,“每个人都应该正视前史,需求知道有关二战的本相。”
(来历:我国新闻网)